葵花文学 第五期 2022年12月


“葵花文学”第五期稿件

枫叶荻花秋瑟瑟,柴门初启越重洋

——七十年代末的点滴回忆(1978.09-1980.05)

张裕禾

四,校园性事,大麻流行

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给西方青年留下的两项最大影响就是性自由和吸食大麻。1968年的巴黎学生运动把西方青年的性解放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性解放运动伴随着女权运动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魁北克当时正处于平静革命(Révolution tranquille )时期。宗教和家庭对青年的行为逐渐失去影响力。
我们来到魁北克时,嬉皮士运动虽已进入末期,但残余影响仍然存在。青年人的典型装束,不论男女,是长发披肩,穿象脚裤,吸食大麻,把性事跟婚姻彻底分离开来,也跟生育分离开来,只是当成肉体上的愉悦,以致男女朋友和男女同学之间,只要双方乐意,便可以做爱。这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不仅是不可理解的,也是不能接受的。大学校园是性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也是议论性事最多的地方。不论是男同学或女同学,吹嘘跟多少人做过爱的人,大有人在。以前女生宿舍Lacerte,晚间男生是不可入内的,更谈不上在那里过夜。在性解放运动的压力下,这条规定已经没有人遵守了。周末晚上,不论女生宿舍还是男生宿舍,都很吵闹。男男女女,来来往往,穿流不息。弄得我们没法安静地睡觉。
我在1979年暑期的英语课上结识一位伊朗同学,一位阿尔及利亚同学。那时伊朗正经历伊斯兰革命。伊朗的巴列维国王被赶下了台,霍梅尼从流亡地法国回国,成为伊朗人民的精神领袖。我的这位伊朗同学,以前也跟西方青年一样,周末就找女同学睡觉。现在变了。周末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霍梅尼的录音演讲。他见到我就说:“张,我听了霍梅尼的讲话录音,我感动,我流泪,我后悔,在西方生活了几年,我堕落了。我要回去参加革命。谁是霍梅尼?霍梅尼就是你们的毛泽东呀。”我那位阿尔及利亚同学是学医的。那是个追逐女孩子的能手。一天下午,他跟我说:“今天,我的女友把我带到她的女友家里,我们三个人一起做爱。”我说:“你不要命啦!”他若无其事地说:“没事,我事先吸了大麻。”当时确实有些青年把大麻当成了万能药。吸大麻叶,在大学生当中成了时髦。不仅男同学吸,女同学也吸。我宿舍里的一位邻居,跟我谈起日常开销时,把每月买大麻叶的支出也计算在里面。不仅学生吸大麻,老师也吸食。
1979年,行政管理学院一位教授请我到他课上讲一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周末,他约了几个男女学生到他家去开个派对,我也在被邀请之列。在晚会上,大家吃的东西很简单,主要是聊天。在派对的末尾,一个同学从兜里拿出了一张卷香烟用的纸头和一包大麻叶。他卷了一支烟,点燃后先吸了一口,然后就递给邻座,大家便一人一口,在师生之间传递起来。不一会室内就弥漫了大麻叶燃烧的香味,比烟草的味道强烈得多。这支烟传到我时,我也若无其事地吸了一口。不亲口尝一尝,就不知道“梨子”的味道嘛。
这是生平第一次,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浅水湾

霜沐

这里说的可不是大名鼎鼎的香港浅水湾,而是魁北克省蒙泰雷吉地区的一处不太为人所知的清浅水湾。她地处蒙特利尔岛西南方,依偎着圣劳伦河的支流沙托圭河。我们与朋友YL一家机缘巧合,开车四十五分钟,去寻她的倩影。

“吏舍踞终年,出郊旷清曙。”正值炎夏里一个难得的清凉天气,汽车沿着公路向南飞驰,开阔的田野在眼前不断地变换着悦目的色彩。舒爽的晨风从敞开的车窗吹进来,轻抚着我的头发和面颊,也拂去连日来案牍劳形的疲乏。坐在我身边的爱犬小黑好奇地睁大眼睛,扒着窗玻璃往外看,很少出远门的它是不是也盼望着在美好的大自然里尽情地撒撒欢呢?

远远地就望见了她——明净如少女的眼波,澄澈似莹润的翡翠,那一片令人心襟摇曳的蓝诱惑着我的眼睛。迫不及待地跳下汽车,走下乱石嶙峋的短坡,奔向她的怀抱。果然好一个静谧清幽的所在!绿树环抱之中,丽日蓝天之下,是遗世独立般的一碧清泓。阳光在水面上洒下莹莹碎芒,明灭起伏,瞬息万变。欢快的水波追逐着向前方流淌而去,潺潺声如乐音相伴。远处,成群的水鸟凌波蹁跹,悠闲地嬉戏觅食。此处地僻人稀,只看到二三游客,或在水边闲步,或用望远镜观察水鸟。

刚才远望时,还以为这片汪洋是一座湖呢,待到近前,才知被她“深蓝”的“表象”蒙蔽了:“湖”里的水原来竟是那么浅! 约摸只有二三十厘米深,水下是覆着青苔的平展的岩石,石头的纹路都历历可见。清澈的流水,宛如一位涉世未深的少女,毫不懂得掩饰自己,让人一眼就能望穿她的心底。也正因其清浅,上可映照蓝天,下可毕现青石,才会看起来如此“深蓝”,以至于被我从远处当成了湖。

四下环顾,源头活水其来有自。就在我们右前方二三十米开外,有一大片不算太高但却陡削笔直的断崖,断崖下方地势豁然开朗,一片平阔。自南而来的沙托圭河流经此处,突然垂直坠落,迅疾的河水一泻而下,砯崖转石间,万壑雷鸣。随后,汹涌的急流在平坦开阔的地面上漫衍成大片水泽,继而从容前行,向着圣劳伦河奔流而去——“飞湍瀑流争喧豗”的景致为这片碧水微澜增添了灵动的色彩。

正凝目远眺间,忽闻另一侧传来一阵哗啦啦的声响,寻声望去,原来是一只身材威武的德牧犬在主人的牵引下涉水而行。大犬兴奋雀跃,四爪撒欢,溅起簇簇白浪。他们越走越远,已到水湾中心,水仍只没到德牧犬的腹部。

我们也脱下凉鞋,向远处那座小小的“岛屿”进发。说是岛屿,其实不过一块巴掌大的露出水面的平地,几只水鸟在那儿逡巡守护着自己的地盘。小黑奋勇当先,冲在最前头。它立刻变成了一只可怜巴巴的落水狗,全身的毛紧紧贴在身上,平时看起来胖乎乎的小家伙顿时形销骨立,那副狼狈的样子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但小黑自己可一点也不觉得狼狈,它扑腾着四处张望,或许还在感叹,这里比咱家后院的游泳池子可大多了! 我也挽起裤腿,探足前行,刚刚没过脚踝的水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清凉凉的特别舒服,令我想起那“可以濯我足”的沧浪之水。起初脚下的青苔有点滑腻,我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但走不了多远,这种滑腻的感觉就没有了。可是小黑没法跟我们走得更远了,水已经淹到它的脖子,再走就有灭顶之灾啦。好遗憾小黑没法像刚才那只大犬一样享受中流击水之乐,谁让你的身材如此迷你呢?

把小黑送上岸后,我们继续向远处探索。水流的速度变得快起来,如果凝视水面,会感到阵阵晕眩,一大片碧绿在眼前晃动着,身体想追随着水流向前跑,双脚却笨拙而畏缩地踯躅踌躇,于是就难以保持平衡,感觉要摔倒了。赶紧把目光投向天空,天空蔚蓝而澄澈,片片浮云气定神闲。这下,眼不见心不慌了。好吧,毋劳眼睛保驾护航,让双脚自个儿去摸索吧。水下的地面非常平坦,尽可放一万个心。

走着走着,烦疴暑郁被风儿吹散了;走着走着,凡尘俗虑随着水流漂远了。一颗心似也在这水中彻彻底底地洗过一般,变得洁净而明亮。纵目远望,天光云影,清流碧树,微风徐来,荡涤胸襟。好不惬意畅怀!耳边飘过韩昌黎的诗句:“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是啊,何时能与这水,天,云,树常相近,长相守,相看两不厌,物我两相忘?

在接近“小岛”处探到一个大坑,不知深浅几何,未敢贸然继续前行,只隔水向几位“岛主”水鸟大仙招手问安,便折回到岸边。然而水兴已被勾起,对YL说,我们再向瀑布那边走走吧。

我们四个人,我,YL,儿子圆圆和YL的女儿Grace, 手挽着手,向着水声轰响处走去。“我愿逆流而上,追寻你的方向”。可追寻方向从来不是轻易的事。刚开始,还不觉得怎样,越走,感觉水的阻力越大,从断崖上跌落的急流带着一股狂野的力量冲击着我们的双腿,要把这群来犯之敌打回老家去。幸好四个人紧紧地挽成一道人墙,要是散兵游勇,这会儿该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了吧。刹那间,自己仿若变成了抗洪抢险的勇士,与战友并肩而立,砥柱中流。随即失笑:这是哪跟哪啊,人家那是于洪水滔天中力挽狂澜,而我们呢,水流才不过没到的膝盖处。但见微知著,这么一比较,倒确实对抗洪战士身处的险境有了一点点感同身受的理解。

离瀑布越来越近,阻力也越来越大,仿佛一只巨人的手掌粗暴地把我们向后推开。实在没法前进了,撤吧。甫一转身 ,狂野的急流便不怀好意地使劲推了我一把,我一个趔趄,差点仰翻在水中。真要命,脚下的地怎么变得那么滑? 几乎站不住了……幸而YL和Grace紧紧挽着我的胳膊一刻不曾松开。我们艰难地一寸一寸地往回挪,离岸边近了一步,又近了一步。小黑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冲过来救我,我抱起全身湿漉漉的小家伙,有惊无险,平安上岸。

回首再看,波澜不惊处,那条小龙依然安卧。龙首是一段节角峥嵘的枯木,龙身则是几块蜿延盘踞的大石。小龙神形孤傲,风骨嶙峋,与此水相守,亦相得。彼为此间水神乎? 安澜定波,佑护一方。 临风御龙,快门响处,化为蓝天碧水间的美好回忆。

浅水湾其实不叫浅水湾。在地图上,她的名字是“鲑鱼养殖场”(Domaine-de-la-Pêche-au-Saumon ),虽然我在那里一条鲑鱼也没看见。不管有没有鲑鱼,这名字实在太不浪漫,有负其幽致美景。

故而自命之“浅水湾”。虽没有香港浅水湾大名卓著,却也同样风姿秀丽,如诗似画。再见了,我的浅水湾,但愿今后还能常常回到你身边。

海和鸟的故事

张巽根

在很久远很古老的时候
大海扬起潮头的鞭子
把一切走兽驱逐
再撒开波浪的网
把所有的游鱼俘虏

它选择了天的颜色
粗旷的舞步和着狂风的节奏
风和日丽时 又附庸风雅的
展开一碧万顷的篇
邀太阳读一读

得意了的海
不久就感到了孤寂
在它的上空
留下一片等待和希翼

填补空虚的
竟是一抹不能再小、
不能比白色更平常的羽翼
几声“噢-噢”的鸣叫
划破了屏息的空气

不可一世的海
感到了失望和嘲弄
好像被侵犯了领空
熊熊火起
排空的浪有多高
它的气就有多激
海底藏得有多深
它就有多
它还悄悄地布置
边际伸得有多远
就有多隐蔽

小鸟终于累了、饿了
当滑落的翅膀
触摸到大海冰凉的牙齿
它惊觉而奋起
用弱小身体的一个个细胞
转化成力气
用不息的永远
去较量无涯的距离

海慢慢平静了
它发现:
鸟渺小而伟大
自己伟大却小气

从那以后
它们相知亲昵
没有哪支歌有海没有鸥
没有哪副画有鸥没有海
形影相随不离不弃

“大”和“小”的差别
没有比它们的再显著
奇怪的是 也没有什么
比它们更难区分高低
海作背景烘托鸟
鸟变得比海还勇敢
鸟点缀海
海才有了生灵的情意

不幸的继承者

刘爱丽

疫情扰扰攘攘已经快三年了,森依然不用到办公室上班,在家工作好像已经是一个社会常态,少了通勤的时间,工作时间其实并没有减少,加上在家,他就必须同时分担照顾孩子的任务,生活反而更加忙碌。只有当孩子们在晚上八点躺下后,才是一天里唯一属于他和太太的自由时间。

森打开笔记本,按照习惯,首先浏览的是当地新闻。今天的第一条新闻就把他吓得差点从凳子上跌了下来,新闻上的报道题目是这样的:菲力文生被警方抓获。一般的新闻不会写嫌疑人的名字,但是,因为此人在不久前触犯了疫情时期不可以跨区旅行的规定被捕后,又逃脱了,所以,这一次才有这样严重的后果。

菲力这次被抓还有另外的罪行,他身上带着匕首去找森,可怕的是森自己一点也不知道面临的危险,幸好,菲力是在去森的家的路上给警察拦截了。

菲力今年二十六岁,新闻照片里的他,瘦骨嶙峋,双眼发红,完全就是一个街上流浪汉的模样。可是在十九岁之前,他是一个英俊潇洒的阳光男孩,脸书上有八百个朋友,他穿着蓝色西装参加高中毕业典礼的照片,得到了352个赞,照片里的他挽着一位美丽可人的姑娘。一家人都为他的前途充满著幸福的期盼。

十九岁那年开始,菲力的身体慢慢地在变化,他开始不注意卫生,开始不喜欢身旁的人,他觉得他们总是在针对他,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他都很不满。这里要说明一下,菲力没有吸毒,喝酒也是适可而止。

菲力的健康每况愈下,他几乎不能集中精神,于是停止了上学,除了打一些最低工资的散工,他总是躲在家后院放工具的小房间里。之后,他开始匿名写信给魁北克的教堂里的牧师,告诉牧师,他们不应该让女人上教堂,因为女人是不配上教堂的。他也讨厌孩子,当他知道森有了第一个孩子时,他暴跳如雷。

菲力的母亲很担心自己这个最小的儿子的状况,她知道他出毛病的原因,她希望他能够得到好的医治。只是菲力却又是那样的聪明,在医生面前,他表现出来的轻松自然,让每一个医生都相信了他,认为他的母亲只是过于紧张。

有一次,当他在家里发飙打烂家具时,母亲选择了报警,她哀求警察把他送到医院。可是,警察说不能这样做,因为没有这样的法律,而且政府也没有这么多资源去照顾这些轻微的精神错乱者。

菲力无端端地生大哥森的气,他以为他是一个同性恋者,虽然森已经结了婚。他给森写信,森没有回复,菲力觉得他太骄傲,他通知他,他要给他一个教训,一个确确实实的教训。

森很难过,弟弟曾经是那样甜蜜的一个小孩,他们兄弟俩之间感情深厚,无话不说。可怜的菲力,只是为其他兄弟继承了家族的精神病基因。医生说过,这种病,就像魔咒,会在每一代人中找一个不幸的继承者,菲力就是这个继承者。

面对疾病和瘟疫,人类是如此的束手无策。森泪流披面,他希望菲力这一次能够被送到医院,同时他又是那样的忧伤,不知道自己几个可爱的孩子中,哪一个将是这一代的“继承者”。

发表评论